栏目导航

创建时间:2023-02-11 10:00
浏览量:0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课题研究    研讨活动    教科活动《学习文章:早期教育中观察的力量、道德规范与过程》

教科活动《学习文章:早期教育中观察的力量、道德规范与过程》

一、主持人

各位老师好,本周我们读书沙龙的学习内容为《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中第一部分《早期教育中观察的力量、道德规范与过程》,通过该章节的学习我们认识到观察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儿童的发展,对儿童的发展和进步进行真实性评价,帮助我们老师在指导孩子方面做出明智的决策。同时还教会我们如何在观察的同时保护孩子的隐私,以及确保观察记录得到保护等等。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请大家谈一谈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对孩子进行观察与指导?(可以结合具体的事例来说一说)

二、阅读文章

人手一份材料,主持人朗读《早期教育中观察的力量、道德规范与过程》。

三、教师交流研讨

朱彩凤:通过阅读该章节的学习,重点讲述的就是观察。结合自己目前的工作,我想从观察小班孩子入园的情绪来说一说。班里孩子入园时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哭闹不止,他们通过哭闹来宣泄自己对入园的焦虑的心情。作为小班老师,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幼儿将负面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使他们爱上幼儿园,爱上老师和同伴。所以,当面对孩子们哭闹的情绪时候,我们耐心地陪伴孩子,和他们聊天,和他们游戏,有的则是太过依赖家人而离不开成人,我们也一直牵着他的手,给予他家人般温暖的爱。当孩子们入园时候表现出种种消极的情绪的时候,作为教师而言不应该去责怪他们,而是去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控制情绪,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谈话的方式等让孩子缓解消极的情绪。记得开学那几天,我带着几个哭闹特别厉害的孩子来到户外玩滑滑梯,滑滑梯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大型玩具了,来到了户外,孩子们的情绪似乎得到了解放,一个个都跑去玩滑滑梯了,一时忘记了离开家人的痛苦的情绪,通过幼儿园里好玩的玩具让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慢慢的适应到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去。

唐琼:“观察是做出明智的指导决定的第一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观察材料非常重要,可以找到幼儿与材料之间的兴趣碰撞点,让多数幼儿能够真正参与其中,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例如关于颜色,小班的时候孩子只会确切的认知和说出基本色和对应的象形物品。中班识别的颜色增加,他们自发的触发调色和选择各种颜色,就可以提供多些半成品,以提高幼儿的技能。针对这个观察发现,投放材料的时候就能以此为年龄准线,考虑目标内容的层次性,考虑个体能力发展水平差异,投放设置不同的材料,满足不同层次幼儿需要。

郭艳红:看完《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让我了解到在观察与指导之间有一个反思,做为教师需观察孩子,例如在一次的区域活动中,涵涵拿着陀螺自己玩,转了几次,陀螺都没有转起来,涵涵把陀螺给了汤妹,汤妹将陀螺转动起来了,其它孩子也想要玩,涵涵对他们说,你们不会。然后跟小汤说,你玩,涵涵则眼睛盯着小汤,终于涵涵学会了,她和小汤一起玩陀螺,其余的孩子只能看着,伸手也拿不拿陀螺!我把自己的观察跟涵涵妈妈分享了,涵涵妈妈说,涵涵很自私,不合群,孤僻,求助老师!反思,涵涵妈妈对涵涵的评价:自私,不合群,孤僻,这些都是负面的评价,一个成人如果听到这些词汇,她会怎么样,更何况一个孩子呢!所以在指导孩子前需要观察孩子,反思自己观察后对孩子的评价,评价应该是中立的,中肯的,跟孩子建立关系,然后进行指导!

金菊芳:教师要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活动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来抓住能够反映幼儿活动水平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来准确地把握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发展水平,在这个基础上有目的地更换投放材料,并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来提高幼儿的活动水平。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哪些活动区更吸引幼儿,并根据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特点,了解幼儿喜欢哪些操作材料。如在小班的时候我们班,最受欢迎的是娃娃家,在娃娃家里幼儿能够扮成爸爸妈妈,学着大人的样子做饭、照顾宝宝、择菜、叠被子等,模仿体验成人的生活,在模仿与体验中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最初,孩子们模仿大人做饭的时候,我们提供的都是一些小的塑料容器(小锅、小碗等),以及一些塑料食物(面包、米饭、蔬菜、水果等)。孩子们因为刚接触这些材料,还有些新鲜感。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技能的熟练,以前提供的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在某种技能上的提升了,他们慢慢对此失去兴趣,这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地更换新材料。如,把一些小的塑料的做饭容器更换成自制的仿真厨房用具,一些塑料的食物更换成能够实际操作的用不织布制作的饺子、包子、蔬菜等,也可以根据季节提供真的蔬菜和和好的面粉等。再如拼插区,相对来说,男孩子选择的较多,在活动中男孩子和女孩子在同一种拼插玩具的操作中,拼插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男孩子会拼插车、枪、飞机等,女孩子会插蝴蝶结、花朵、小鸟等。通常,孩子们在玩了一段时间后,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小的辅助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发挥创造空间。

周婷读完第一章,书中的观察记录有的虽然字数不多,但是用简单朴素的语言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观察的目的性明确并且伴随着教师如何准确的判断和适宜的解决办法。我想结合我们班午睡的情况说一说: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午睡情况不是很好,教师不能急于求成,他们的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所以在教育那些孩子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他们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孩子睡不着,我就坐在孩子旁边,有时拍拍孩子,有时给孩子们讲一首小故事,帮助孩子睡眠。慢慢地有的孩子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过来,我会提醒孩子睡不着老师也不强求,只要躺着不动就可以了,不让孩子觉得睡觉是一件苦恼的事,让孩子能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顾语莹:近期读了这本《观察:读懂与回应儿童》,结合实际工作,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到,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本本的书,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每个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幼儿的游戏行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总体情况,如幼儿的兴趣、参与程度、交往合作等,还要对个别幼儿进行观察,了解不同幼儿的想法、能力、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推动。观察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加深成人对幼儿的了解。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那么教师观察并不是盲目的、随意的看着幼儿,需要有目的性、连续性地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语言。

庄珣:意大利的瑞吉欧教学思想中有这样一句话:”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它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中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幼儿,让他们接过球,投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主题活动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然在运动、游戏中注意观察儿童,注重了幼儿的个性,但没有深层地科学地去观察。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要以欣赏、包容、研究的态度观察幼儿。要有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充分了解儿童,解读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行为。
在活动中,我们可根据教育活动目标的达到程度对幼儿进行观察,教师提出教学目标是一致的,要观察幼儿在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困难在哪里,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是否适合,充分,是否有可操作性。还需要有"一般的目光,捕捉每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和个别差异。然后根据孩子发展的水平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提供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的材料,使教学活动目标性更强。